隨著紡織品配額的取消,中國服裝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良好契機。服裝行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縫制設備的崛起。作為縫制設備的下游行業,機架與臺板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長。中山銀龍機架廠作為國內生產機架與臺板的重要企業,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它的成長與發展。
中山銀龍機架廠的前身是生產風扇配件的工廠,在1997年開始轉為生產機架。在97年之前,廣東的縫紉機行業非常的興旺。但是到了98年,整個縫紉機市場開始轉淡,當時銀龍機架的月產量還不到一萬副。麥總通過到全國各地尋找商機,為產品做推廣宣傳,到了99年銷售量隨著縫制市場的轉旺而大幅增加,銀龍的機架產量也翻了一番。通過與幾家比較大的公司如東莞祥興、福建福誠及福建宏運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銀龍的產品銷售開始實現了穩定的增長,從而也使銀龍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到了2001年生產規模繼續擴大了兩倍,月產量達到了6萬副。98-99年,剛與福建福誠縫紉設備有限公司及宏運衣車貿易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合作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機架量也就是只有4千副左右,到了去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四倍。合作伙伴的不斷發展也帶動了銀龍在近幾年的迅速成長。
完善產品系列 以個性化設計吸引客戶
90年代的銀龍機架廠只是生產機架,到了2001年5月開始生產臺板。增加臺板生產的銀龍廠,可以說規模上了一個臺階。在廣東,由于低檔次的臺板生產企業非常多,競爭比較激烈,所以銀龍在生產臺板的初始階段就把產品定位在高端層次。從購買原材料到設計再到生產都是按照高規格的產品生產標準。從2001年開始,銀龍的臺板銷量都是每年翻一番。到了2004年,臺板的年產量達到了40多萬件。臺板的生產也拓展了銀龍的國外業務。在今年CISMA展會上,銀龍的臺板非常吸引國外客商的關注。
銀龍的負責人麥總說,銀龍的產品在價格方面是沒有什么優勢,而且在開始時還遇到了競爭對手的降價打擊。銀龍的應對方法是走個性化發展道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設計不同的款式,以個性化的設計來吸引客戶。因此,現在銀龍的縫紉機機架產品已有20多個款式,臺板有40多種款式。銀龍通過這種個性化的設計,短短的幾年里在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打破了機架與臺板的品種、色彩一直以來都比較單調、缺乏變化的傳統。今年4月,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張維良、商貿委主任胡淼海等一行人來到銀龍機架廠參觀。張維良副理事長對于銀龍廠堅持走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大加贊許。
銀龍機架廠可以說是在臺板生產企業中的后來者,但是現在的銷售量卻是在同類企業中名列前茅。銀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它和高端客戶的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分不開的。銀龍通過與西安兄弟標準這樣的優秀企業合作,使產品能夠通過標準公司源自于日本先進的檢測標準,從而在行業中給銀龍帶來良好的口碑,其潛在的價值在市場中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整合上下游資源 力創杰出品質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保障臺板原材料的質量以及充足的供貨量,麥總承包了廣西的一家林場。據麥總介紹:銀龍原來的原材料供應商是一些比較小型的工廠,在銷售旺季的時候,不能保證供貨量,所以決定整合上下游的產業鏈,這樣對產品的品質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對于現在自然資源越來越緊缺的問題,麥總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應該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作用,在行業企業中推行復合型材料的使用,以盡量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企業除了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之外還要想到怎樣才能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這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心。
談到銀龍未來的發展方向,麥總認為,銀龍現在只是在廣東這一區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果要在全國甚至全球的同類企業中更有競爭力、要成為機架臺板的第一品牌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在更多的地方設立分廠以降低運輸成本;如何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如何提高產品的知名度都是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要考慮的。
意大利一家有七、八十年歷史的臺板生產企業在看到銀龍的規模后,對銀龍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感到非常的驚訝。現在,銀龍生產的機架在土耳其市場已經有了很大的份額,在國際市場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衷心地希望銀龍的產品不管是機架或是臺板都能夠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品質,它的杰出品質可以被更多的企業所認識。
● 撰文/邵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