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和鷹科技即將贊助 “2010中國服裝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推廣大會”,和鷹在服裝行業頻繁發出了自己的“普及化”戰略的想法,您覺得中國服裝設備行業和中國服裝行業應該如何去溝通,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尹智勇:在我們傳統的消費觀念中,“進口”產品總有著很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其實不然,就以中國服裝設備行業來說我們的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這個隔閡需要的是我們上下游產業有溝通來去除。
通過這樣的溝通和交流的平臺,一方面能夠讓我們更直觀地去了解我們的客戶的實際需求和困難,以便于我們更科學地安排和實施日常的研發、生產、市場等行為。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溝通把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展示給服裝產業客戶。通過這樣的交流方式提升互信程度。
筆者:就和鷹科技產品而言,您覺得和國外產品有什么區別嗎?
尹智勇:可以很肯定地說沒什么區別。大家都可以發現和鷹的企業發展是基于全球化的思維。正如日本索尼公司所定位的那樣,一個全球性的公司,應該要有“全球本地化”的胸襟。與全球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互通有無,實現自身的發展。
和鷹科技也正是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所以和國外產品沒什么區別。
一方面,在研發力量方面我們有日本、德國、羅馬尼亞等國家的研發基地,保證了技術的前沿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不光在研發方面,在生產方面我們也即將在日本和德國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筆者:公司在“產品普及”方面具體的形式有哪些?
尹智勇:在產品方面,提供有競爭力的高性價比產品;在銷售方面,我們推出了“普及風暴”優惠活動,制定了特殊的付款方式。比如說,客戶只需要付30%的首付,余款可以通過在一定的時間內付清。并且在首付30%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具含有17%的增值稅發票。通過這樣的優惠方式,減輕了服裝企業的資金壓力,使他們能夠盡快回收成本。
這是我們最近為了順應客戶的需求所作出的一個新的優惠措施。
筆者:中國由“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的轉變,行業內人士更多的似乎在關注“服裝品牌”、“設計”等創新話題。作為一個高端服裝設備提供商,從“技術”、“科技”的角度,你覺得應該如何去實現強國之夢?
尹智勇:用“高科技技術”去武裝我們的產品,提升產品的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目前在全球市場上,核心技術已經成為了一個企業立足和成長的基礎。對于服裝企業客戶而言,古人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根據自己的客戶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再加上設計、品牌運作等因素。我相信就能夠去實現我們的“服裝強國之夢”。
筆者:和鷹科技是如何開拓全球市場的?請尹總介紹一下和鷹科技的國際化戰略。
尹智勇:首先在研發方面,我們通過和國外科研機構、大學院校、企業等進行技術合作。通過這樣的合作提高我們的研發能力,和對全球前沿技術的把握。目前我們已經在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日本等國家有了這樣的合作。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們將在更大范圍內開展我們的合作。
其次,在市場方面我們設立海外子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伙伴,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目前我們已經在日本、東南亞、歐洲、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初步有了完整的銷售網絡。
最后,大家最關心的是服務。在海外服務方面,我們在當地培養了一支成熟的服務隊伍。一些原來代理其他品牌的代理商現在改代理我們的產品,所在在服務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耗材方面,我們配備了充足的耗材和日常所需要的零配件,以保證服務的及時。
此外,在生產方面我們也即將在日本和德國有自己的生產基地?梢愿鶕M饪蛻舻膶嶋H需求,為客戶提供具備針對性的裁剪解決方案。海外生產基地目前正在積極的籌備中,我們將在不久后對大家有個更詳細的介紹。
筆者:聽到尹總您剛剛在發言中提到的中國和日本在數控裁剪機普及方面的巨大差距,我非常吃驚。請問凌總,您覺得中國能夠達到日本這樣的普及率嗎?如果能,您覺得需要多少時間?政府、行業協會應該如何去配合?服裝企業應該如何去逐漸意識這個差距?
尹智勇:我想中國是能達到日本這樣的普及率的。這期間需要多長的時間在于服裝產業和數控裁剪行業的溝通、交流、互信、合作的程度。政府、行業協會等部門和機構應該多搭建一些交流平臺,為這樣的溝通提供平臺,增加交流、提高互信。
服裝企業其實應該是最能夠體會到自己和歐美服裝企業的差距的;蛟S平時只注意到在品牌、創意、設計等方面的差距。認為這是最大的差距。更全面的來看,這期間還包括著在裁剪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效率、質量、精度。
筆者:跟歐美品牌的自動裁床相比,和鷹的主要競爭優勢在哪里?
尹智勇:首先是在性價比方面。和鷹的產品是針對中國服裝企業的現狀和特點設計和生產的。本著以“普及化”的市場策略推廣我們的產品。所以,我們的產品特點是“性價比”比較高。在價格上能夠為廣大客戶接受;在質量上,性能穩定能夠符合客戶的生產需求。
此外還有我們的服務。我們有在全國完善的服務網絡,從而保證了服務的及時性。此外,我們還開通了24小時電話;有數十部服務車輛。
筆者:這次和鷹提出了“普及風暴”,這次“普及”和貴公司平時提出的“為普及自動化裁剪而努力”是一個怎么樣的關系?
尹智勇:“普及風暴”是我們結合目前市場形勢和自身需求所提出的說法。“普及風暴”是我們“普及化策略”下的階段性實施和補充。我們所有的活動都將是在我們的“普及化策略”大框架下完成的。
這次我們推出了“普及風暴”優惠活動,制定了特殊的付款方式。比如說,客戶只需要付30%的首付,余款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付清。并且在首付30%以后,我們就可以開具含有17%的增值稅發票。通過這樣的優惠方式,減輕了服裝企業的資金壓力,使他們能夠盡快回收成本。
筆者:您剛剛也提到去年和鷹在日本和德國設立了子公司,子公司的設立對公司國際化戰略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會選擇設立在日本和德國?
我們的目標是做“全球”的裁剪專家。這就需要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設立我們的子公司。子公司的功能是在技術研發、市場、服務等方面搭建一個平臺。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中提升自己的研發、服務能力。把國外客戶先進的消費理念和生產管理模式引薦到中國。從而在技術和設備的功能設計方面能夠對下游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超前的意識。
德國和日本兩個國家在服裝設備方面的技術有很大的優勢。我們也知道在縫紉機品牌種有“兄弟”“重機”“飛馬”“杜克普”等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和品牌。這兩個地區在技術和市場方面可以說是服裝產業設備需求最前沿的地方。
筆者:您覺得服裝生產行業以裁剪、縫紉、熨燙為代表的縫前、縫中、縫后所涉及的高新技術在國內的普及如何?您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服裝設備科研前沿的工作者,您覺得中國服裝產業目前的技術武裝程度怎么樣?離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差距是怎么樣的?
尹智勇:目前在縫中的設備已經相對很成熟了。在裁剪方面依然和發達國家有和大的差距。但是我們很欣喜地看到,現在服裝企業已經漸漸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也是目前自動裁剪系統漸漸顯示出他日漸擴大的市場需求的原因。
我們覺得中國服裝產業目前的技術武裝程度依然不夠。
一方面,體現在縫中技術和縫前技術使用的不平衡。也就是說在技術裝備方面偏重于縫紉,而忽視裁剪。
另一方面,目前在發達國家服裝生產和銷售中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我覺得我們國家以后的方向肯定也將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文/程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