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
仕德偉首席“互聯網+”咨詢師
當下,互聯網時代已經不可抵擋的來了。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變化,去毀掉“三觀”。
首先講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優步。如果在我們傳統的企業家看來,要成立一家出租車公司,首先要注冊公司、去拿牌照,然后買車,然后去招聘司機。但是優步沒有一臺屬于自己公司的出租車,這就引發了世界未來會有三種重要的經濟模式,第一是虛擬經濟,第二是共享經濟,優步其實就是共享經濟的代表,第三個是社群經濟,由于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物以類聚成為當下的人以群分。優步的偉大在于,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商家的身份是可以對調的。第二個案例,深圳的一家房地產公司花樣年,在香港上市,而這家公司的配套物業公司彩生活也在香港上市。而這兩家公司中,作為子公司的彩生活的市值,卻超過了母公司的花樣年。其原因就是彩生活運用了線上和線下的O2O模式,它把每一個社區作為一個人群的社區,提供互聯網化的生活服務。彩生活的物業費是象征性的低價收費甚至是免費的,這就是以免費的形式進入高檔社區,同時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互聯網經濟中有一句很形象的俗語:“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其實就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從過去的信息不對稱帶今天的信息對稱,縫制機械商貿企業,過去掙得就是信息不對稱的錢,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對稱之后,生意越來越難做。從過去的賣方市場到現在的買方市場,用戶以及用戶的用戶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傳統思維是必要跟著發生變化,過去我們是請明星做代言,但是現在的消費者不再相信明星,而是更相信用戶,因為每一個用戶都是一個自媒體,都可以發表他對產品的體驗。第二,我們不再相信渠道,因為互聯網的存在本身是去渠道化的。第三,我們不再相信CEO,而是相信粉絲,像小米的粉絲經濟。第四,不相信廣告而相信社交。時代已經完全顛覆,所以思想上也要隨之改變。
縫制設備的現狀:
在某個紡織服裝論壇上,我們服裝的產能過剩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消費者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對于縫制機械行業來說,危機之中還存有很大的發展機會。狹路相逢勇者勝,就看行業企業能不能抓住機遇。
破解困局:
兩味藥。第一,供給側改革。首先它不是需求側,與以往不同。過去需求側的三駕馬車,供給側是勞動、資本和技術,供給側改革可以帶來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屬于宏觀政策。國家經濟現在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且短期內還有做一些調整,但從長遠來講是健康的,我們還是全世界重要的經濟引擎之一。所謂的供給側改革,今天中國人已經不缺需求了,不缺消費力了,但是會海淘,去國外消費。這就證明,中國已經從過去需求力不夠需要刺激消費,現在已經旺盛了,但與之相對的,我們的供給滿足不了消費的需求了,我們才會這么多的去國外消費。舉例來說,過去我們做一個蛋糕,十塊錢一個,打折促銷,但是消費者覺得蛋糕好丑,不買。今天我們通過提升產品品質、服務,我們開始五十塊一個蛋糕,限量出售,消費者會覺得蛋糕真不錯。產品的核心的本質提升之后,消費力就會上來。國八條出臺后,我們的高檔餐飲、酒店行業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我在杭州出差,必住一家在酒店,我是通過我的朋友在朋友圈中分享這家酒店的信息才知道這家酒店的。酒店的競爭非常的白熱化,但是這家酒店做得很好,提前一個月可能都訂不到房。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精心設計的旅客舒適系統,他的產品、服務,包括各種硬件,都做到了極致,善于應用互聯網的思維,互聯網的技術,通過手機和互聯網,使用微信就可以辦理訂房、開房、支付等所有手續。這就是傳統的酒店行業如何與互聯網技術和思維相結合。
第二,互聯網+,從原來的PC互聯網到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傳統的市集+互聯網成就了淘寶,傳統的百貨市場+互聯網成就了京東,傳統的紅娘+互聯網變成了相親網站,所以傳統行業+互聯網之后,會產生神奇的變化。那么縫制設備怎樣去+互聯網,線上銷售只是簡單意義上的疊加,如何真正意義上實現互聯網技術和思維的應用,應該是促成一種新模式的誕生,就像氫氣+氧氣,誕生出水一樣。
縫制機械企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的實操
這里講的包括經銷商和廠商。仕德偉對縫制機械的代理也進行互聯網的實踐和思考。
第一個,所有的改變必須從思維改變開始,經營企業不具備互聯網思維,是沒有任何機會和生機的。第一,用戶思維,這是用戶主權的時代,要把用戶思維作為重點中的重點,第二是極致思維和產品服務體驗。第三是社會化思維,優衣庫事件,從策劃到實施只花了一千萬,但是廣告效應達到了2.5億元,從傳播角度講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小米手機從創立到第三年,它的估值已經超過450億美金,他的神奇之處在于不打廣告成就四線熟知的品牌,他完全是靠人對人,點對點的去做,微博、微信、論壇營銷,不做廣告。第二個,百萬手機用戶免費做產品研發,我跟用戶連接,讓用戶來改進我的產品。第三,擁有強大的粉絲群體。總結來講,小米互聯網的成功就是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專注就是專注并做好于自己擅長的領域和重點要做的領域;極致,把產品和解決方案做到極致,要讓用戶尖叫。口碑,注重互聯網時代、自媒體時代的口碑傳播,這種口碑的傳播,點對點的傳播,強過了傳統的廣告投放,因為這是用戶真實體驗的感受。快,快速迭代,跟上形勢。
第二個,縫制機械行業怎樣去根據互聯網思維打造服務?傳統的工業時代是靠營銷的,以前全國最大的白酒企業,秦池,有種說法,秦池在央視的廣告投放,每天開進去一輛20萬的桑塔納,開出來一輛60萬的奧迪,打廣告就可以每天實現40萬的凈利潤。但是今天用戶思維的時代,打廣告還有效果嗎,好的產品會說話,所以互聯網時代一定是靠產品的。我們今天縫制設備做產品,一定要以用戶為中心,要具備用戶思維。過去我們只要代理某個品牌的產品是不愁沒人買的,當時服裝產業在不斷擴充產能,是搶設備的。今天,下游用戶產能過剩了,設備銷售就出現了問題。講兩個案例,第一,插座產品,設計有很大的問題,兩項插口和三項插口無法同時使用,但是現在新的設計,是分開的,滿足了更多的需求。第二個案例,70、80、90后女生找對象,她們的要求和考慮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未來的客戶,是80后、90后,就需要提前針對需求進行一些布局。縫制設備的企業,無論是廠商還是經銷商,我們有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用戶的用戶發生了變化,服裝生產要從傳統的規模化轉為小規模的生產,設備企業要瞄準這一變化,針對用戶提供新的產品,比如可以適用于定制的設備。我建議大家要從傳統的經銷商,做到產品的二次開發,二次組合,經銷商可以做到針對用戶需求進行設備的信息化改造,打造一整套解決方案出來。我的建議是,向海底撈學服務,向同仁堂學產品,用工匠精神,打造以用戶為中心,打造真正讓用戶用得爽的產品。不要讓用戶去適應你,要主動適應用戶。
第三個,縫制設備+互聯網怎么玩。縫制設備廠商和經銷商在互聯網上有很多誤區,第一個誤區,傳統電子商務的價格戰,一個LED的燈泡在線上賣一塊錢還包郵,還有什么利潤可言?第二個,燒錢做廣告,結果錢燒光了,效果沒有達到;第三,渠道為王,未來廠商會不會直接針對用戶?設備的經銷商短期內不會消亡,但是廠家一定會走渠道扁平化的路。
上述三種是傳統電商的思維模式,顛覆它的具體方法,專業術語是集中式和分布式。品牌是永恒的話題,我們要打造經銷商的品牌,淡化廠商的品牌,所以要把廠商的設備拿過來進行改造升級,用戶認可的是經銷商。第二,渠道還是存在的,一定要扁平化。第三,社群傳播。第四,快樂營銷,滿足人性的需求,定制至上。
極致的產品解決方案。我可以代理品牌,更可以把所代理的品牌拿過來進行改造升級,形成我自身的產品。品牌的策劃和定位。加入平臺,建立自己的平臺。要做推廣,傳統思維認為產品銷售出去就是終結,但是互聯網思維認為銷售完成只是剛剛開始,通過服務優化用戶體驗,讓用戶為我代言,形成社群營銷。
電商轉型。自建電商平臺,建立本地化的縫制設備電商平臺和服務平臺。電商不是銷售工具,而是改善工具。注重用戶大數據的積累和分析。注重互聯網技術和工具的應用。設定專人維護和外聘的專家,部分服務外包。
互聯網+縫制設備
前面講的是縫制設備+互聯網,現在講的是互聯網+縫制設備。這個概念一前一后是完全不一樣的。什么是互聯網+縫制設備?
第一,找到用戶的痛點,才有商業機會。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消費者打車難,司機空駛率高,這些就是痛點。我們要認真思考一下縫制設備用戶企業有哪些痛點?比如說調試、售后維護等。我們現在在醞釀一個方案:建立一個“滴滴修機”APP,本地的用戶設備出了問題通過這個APP可以就近找到相應的機修工。應用互聯網的思維聯結機修工和設備用戶,機修工可以就近服務于用戶,同時機修自由了,經銷商、服裝企業也不再需要養著機修機。通過這個過程累積大量的用戶數據,可以進行縫紉設備的二次銷售以及相關服務的提升。這里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第二,社群經濟,用互聯網工具建立當地的用戶群,提供服務。
縫制機械電商、互聯網的成功轉型,要堅定主業,得益于正確的方向,加上正確的方法。